今年以来,仁怀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以就业帮扶、环境提质、设施升级、交通保障为着力点,实施系列惠民工程,用“绣花功夫”织就民生幸福网,生动诠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深刻内涵。
就业帮扶精准发力,托起群众"稳稳的幸福"
产教融合赋能就业。依托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优势,创新“培训+就”全链条服务,开设酿酒工艺、质量检测等18类特色课程,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万人次。爽净职业培训学校通过订单式培养,两年间为涉酒行业输送689名技能人才,实现培训就业率超85%。
灵活就业渠道拓展。打造“7×24小时”零工服务平台,构建“线下市场+线上程序”双轨运行机制。零工市场累计发布用工信息3600余条,为5400名灵活就业人员搭建对接桥梁,创造经济收益逾400万元。常态化招聘会创新"行业专场+综合场次"模式,一季度促成2649人达成就业意向。
城市治理精雕细琢,打造宜居宜业新典范
环境提质“组合拳” 。创新实施“城市快线封闭深度保洁”机制,对中茅快线等主干道实行月度封闭养护。采用“高压冲洗+机械吸尘+人工精扫”三位一体作业模式,累计完成112车次深度清洁,实现“路见本色、边角无尘“”。开展“点线面”环境卫生整治,清理卫生死角230处,修复破损市政设施102处。
便民设施“微更新”。建立市政设施“15分钟响应机制”,完成无障碍坡道改造、路灯维修等民生项目199项。针对群众反映的缘石坡道安全隐患,创新“接诉即办”模式,24小时内完成坡面降陡、防滑处理等技术改造,获评省级“微改造示范案例”。
民生工程提质增效,构筑幸福生活新图景
交通保障全面升级。实施"四好农村路"养护工程,完成G212等主干道精细化养护45公里,清理排水系统120处,修复标志标牌136块。茅台外环路应急抢险工程铺设沥青7034平方米,确保节后返程高峰道路畅通。
市容管理温情执法。创新"规划摊位+联动执法"管理模式,在磨槽湾路段规范设置便民摊位10个,配备消防、环卫设施28套。通过"商户自治+部门监管"双轮驱动,化解占道经营纠纷17起,实现市容秩序与城市烟火气的有机统一。
兜底保障织密网络,绘就共同富裕新底色。
建立"三类人员"就业帮扶台账,开发公益性岗位320个,建成扶贫车间6个。贵州卡尔客斯食品公司扶贫车间吸纳搬迁群众就业42人,人均月增收4500元。实施"技能提升+岗位适配"计划,开展家政、养老护理等定向培训6期,帮助217名困难群体实现稳定就业。
截止目前,仁怀2024年一季度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49人,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317人次,完成市政设施维修5845处,道路养护里程达58公里,12345热线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.7%。通过系列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,仁怀正以看得见的变化、摸得着的实惠,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主办:仁怀市精神文明办
一审:姚芳芳
二审:杨晓星
三审:郑名锋